close

烤地瓜我的最愛 200923

  兒時的回憶中,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是「吃地瓜」。那些年代,鄉下的地方,家家戶戶都在養豬,以貼補家庭經濟的不足。而豬隻所吃的食物來源,一則是剩飯菜渣等餿水,一則是路旁任意栽種的地瓜葉。只見隔壁的農婦把長長的地瓜藤,連同葉子及上面附著的小地瓜,丟進大鍋中烹煮。然後一陣陣撲鼻的香味傳來,一顆顆煮透的紅色小地瓜,就夾在藤葉間若隱若現的向我招手,我會情不自禁的挑選出來,然後把香甜可口的地瓜狼吞虎嚥地下肚。那是我兒時的唯一零食,也是養成我日後嗜食地瓜的原因。

  四、五十年代,臺灣社會並不富裕,家家戶戶在煮飯時,在白米中混雜一些「地瓜簽」一同烹煮,既可「濫竽充數」地蒙混肚腹一番,又可增加米飯的風味,這是四、五年級生普遍的回憶。如今在外用餐時,「白米地瓜粥」仍是我最偏愛的食物。那種清滑香郁的地瓜香,隨著熱騰騰的稀飯流進我的肚子裡,真有一種愜意舒坦的感覺。此外每當經過小攤販前,看到架子上陳設的是「炸地瓜」或是「地瓜湯」,我會情不自禁地徘徊流連,禁不住食慾的誘惑,最後下定決心購買,然後熱呼呼地將它們下肚,來滿足口腹的需求。而令我最神夢想的莫過於「烤地瓜」,在焦黃的外皮下,滲出如蜜般的液汁,剝開地瓜後,黃色或紅色的地瓜肉,在視覺與嗅覺上,展現著誘人的香味與色澤,令人口水直流,恨不得立刻咬它兩三口。我常想身體上逐漸增加的噸位,一半來自祖先的遺傳,一半應歸功於嗜吃地瓜吧!

  烤地瓜的風味雖美,但處理的過程卻十分麻煩。學習鄉下人用土窯或作泥球堆來燜烤,在現實中有其不便之處。而一般攤販用一只大鍋爐來烤地瓜,又太佔空間。直到一天,我經過一家傳統市場,看到一位生意人極力推銷他的產品,一只三百元的瓦甕,大小適當,不佔空間。無論是悶、煮、燒、烤無所不能。生意人還說這只瓦甕耐熱度兩千五百度,所以經得起爐火的考驗。我如獲至寶的拿回去獻給妻子使用,果然烤出來的東西,特別是地瓜,真是風味絕佳,比起傳統的烤法,可說是毫不遜色,而且還更加保持地瓜的美味香純呢!從此烤地瓜已成為我家經常的料理,也是款待好友的佳餚。吃過的人,無不對地瓜的美味,贊譽有加。對於小小的瓦甕能發揮如此的功能,無不嘖嘖稱奇,也真想買一個瓦甕回家試試呢!

  年初三時,徐董事長暨夫人,還有大公子安格暨夫人美雪及兩位小朋友、二公子安迪,一家七口要來瑞士山莊玩。他們全家都是我的好朋友,也是我崇仰的模範家庭。徐董事長暨夫人在教育界服務多年,並且在補教界及企業界有相當大的成就。 徐夫人是一位賢慧熱心的「志工媽媽」,退休後,除了擔任小學導護工作外,更是到處散播愛心的「慈濟人」。論語說:「富而無驕難」,在他們身上看不到成功企業家的傲氣與霸氣,卻擁有著那股謙和溫婉的親和力,這是我和妻所佩服的。所以為了要歡迎他們大駕光臨,我自然要以最推崇的美食「烤地瓜」饗之。我先將新鮮的地瓜外皮用刷子除去,然後置入瓦甕中用慢火燒烤,約莫一個小時後,熱騰騰香噴噴的地瓜就上桌了。大夥兒一方面用眼睛瀏覽瑞士山莊秀麗的景色,一方面品嚐這色美味香的佳餚,愉悅之情,溢於言表。

  吃地瓜令人懷舊,同時也是一種平民化的表現。位高權大之人放下尊貴之軀,能與街市小民一起享用鄉土食物,不啻拉近彼此的距離,也表現出平實平凡的作風。地瓜營養豐富,富有纖維質及各種維生素,防癌治病,是目前最夯的養生食品。只可惜我年逾知命,為了不使血糖偏高,對於所喜歡的地瓜也只能適可而止。唯對老祖先懂得發明瓦甕並用之以烤地瓜,仍感佩不已。

作詩曰:

地瓜味美性溫補,

適合燒烤與燉煮,

珍饈來比絕不輸,

潤澤肌膚強筋骨。

瓦甕料理香味出,

皮甚營養莫輕吐,

男女嗜食無貴俗,

咸謂健康養生主。

請觀覽我妻部落格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lilylin0201

請觀覽我兒mumu的部落格http://blog.pixnet.net/jazzmumu

請觀覽我兒E-Train的部落格 http://wretch.cc/blog/eijitao1110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uo02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