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老而好學,如秉燭之明參加「永和社區大學」電腦班後感

晉平公問於師曠曰:「吾年七十欲學,恐已暮矣。」師曠曰:「何不秉燭乎?」平公曰:「安有為人臣而戲君乎?」師曠曰:「盲臣安敢戲其君乎?臣聞之,少而好學,如日出之陽;壯而好學,如日中之光;老而好學,如秉燭之明。秉燭之明,孰與昧行乎?」平公曰:「善哉!」《劉向‧說苑》

每次讀到以上的故事,都會產生深深的感慨。學習對一個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,「吃到老,學到老;人不學,白活了!」無論各行各業,「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」,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。能抱著謙虛學習的態度,虛懷若谷的向人請教知識,獲益最多的就是我們個人了。就算是一些看起來負面的事物,也可從當中得到啟示,老子說:「善人者不善人之師,不善人者善人之資。不貴其師,不愛其資,雖智大迷。」這與孔子說的「三人行則必有我師」,意思是相同的。

脫離學校後,獻身職場,一直為生活忙碌奔波,很難得有機會能靜心學習。對於許多新興的事物及知識,往往一知半解,難能窺其全貌,雖然自己也是以「教職」為生涯,畢竟「隔行如隔山」,也只能徒羨其「堂奧」了。某日與妻行至永和市「福和國中」,看到「永和社區大學」正在招生,當中各式各樣課程,琳琅滿目,「上自天文,下至地理」,從人文到科技,從理論至實用,無所不賅。再看看費用,每門課程不過是二、三千元而已。妻對我說:「你不是說常恨電腦不通,請益無門。這裡正在開電腦進階課程,何妨聽聽看!」當下我就繳錢報名,妻則選擇「社區志工訓練課程」及「天文學概論」兩門課。

每個星期二晚上,由學校返家,即匆匆前往「福和國中」聽課。授課先生為年輕熱誠又學養專精的「 彭成慶 老師」。一起學習的學員中以中、老年人居多,真是感覺大夥「寶刀未老」,「有志一同」。由於電腦不過是這十多年來新興的玩意,像我們這些「三、四年級」的學生,很少碰觸過,聽起課來既陌生,學習反應又遲鈍。所以上課的老師除須具備相當的耐心外,還要有充份的表達能力,能「深入淺出」的介紹觀念,並能「切中要點」的給我們指點迷津。對於授課老師的專業與熱誠,大夥兒深深的佩服。上課時,我全神貫注,勤抄筆記,唯恐漏了老師所說的任何一句話,返家後又詳實將筆記作一番整理,不過區區幾週,已完成一本質量並佳的筆記簿。妻因學習「天文學概論」,返家後常與我討論上課內容,晚上拿著「星座盤」與我在野外觀測星星。我倆彷彿回到年輕的時代,滿懷著學習的熱誠與興趣。

所謂「終身學習」是一種進步國家對學習應有的正確態度。一般人由於缺乏對學習的認知及學習的管道,生活中就耽於逸樂,淪於酒色財氣等劣習中。學習不僅是充實個人「知識力量」,也是提昇整體「國力」的表現,同時也間接導正了整個社會的風氣。所以鼓勵「終身學習」更是政府所該率先倡導及推廣的。然而這幾年來,政府在此方面,總是消極多於積極,保守多於進取。對於許多優良的民間「社區大學」並未予以積極的輔導及實質的補助。最近聽說臺北縣某些議員昧於事實及民眾的需要,大量刪減原已過少的補助經費,又欲令「社區大學」退出所租借的中、小學場地,使原欲發揮教育功能的「社區大學」頓失去生存的依據。這種作法不僅與整個時代潮流相違背,也與民眾積極尋求學習場所的意願相背馳。這難道是號稱「大有為」的政府所當為的嗎?

我與妻雖在「永和社區大學」學習數週課程,但從中獲得了許多知識及樂趣,滿足了我們的求知的欲望。能在學習的互動中,認識許多「志同道合」的學友,彼此在知識上切磋學習,也算是一種格外的收穫。看到「永和社區大學」諸位老師及志工為推廣「全民教育」所懷抱的「理想」及「有教無類」的犧牲奉獻精神,真是令人深深的感動,對他們產生無比的崇仰與欽佩。在此也呼籲政府及民意代表,認清「全民教育」及「終身學習」乃民眾之基本權利,更是國家力量的表彰。對於這些既熱誠又富理想之熱心興學人士,我們當抱著「疼惜」與「呵護」的心理,積極協助解決他們所遭遇的困難,切勿作出無謂的干涉及無理的打壓。請多多鼓勵他們,協助推廣全民教育,這對全體國民是一種福氣,對國家發展、社會安定來說,也是一股最大的力量。

作詩曰:

知識技能每歎缺

年逾半百始勤學

委身社大作憑藉

師生歡處俱和諧

教育資源不枯竭

尤需政府來補貼

鼓勵支持勿怠懈

成果斐然獻英傑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uo02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